茶荟乐 本网站为文章分享经验,茶文章文档,动植物方面记录分享的文章。。的博客空间茶荟乐 本网站为文章分享经验,茶文章文档,动植物方面记录分享的文章。。的博客空间

  • 首页
首页›茶› 正文

一杯明前绿茶的正确打开方式

喜茶
2025-07-08
茶
4

一杯明前绿茶的正确打开方式

一杯明前绿茶的正确打开方式 2023-04-02 12:01·上观新闻 都说“明前茶,贵如金”,又到了品茗春茶的好时节。清明前采摘的绿茶,芽叶细嫩,无病虫危害,往往是一年中茶叶品质最佳的时刻。在尝“鲜”之前,不妨对绿茶多一些了解。 credit:verdanttea 绿茶大家族 绿茶为不发酵茶,清汤绿叶。《绿茶 第1部分:基本要求》(GB/T 14456.1-2017)将其定义为,以茶树的芽、叶、嫩茎为原料,经杀青、揉捻、干燥等工序制成的绿茶。 依据标准,按加工工艺的不同,分为炒青绿茶、烘青绿茶、蒸青绿茶和晒青绿茶。 GB/T 14456.1-2017中4种绿茶的理化指标 正确的冲泡姿势 冲泡绿茶,人们通常会选择透明玻璃,看茶叶在杯中渐渐散开,曼妙起舞。另外也会用盖碗冲泡,关键是控制好水温和出汤时间。 不同的绿茶有不同的冲泡方法。早在明代张源所著《茶录》中就有记载:“投茶有序,毋失其宜。先茶后汤曰下投。汤半下茶,复以汤满,曰中投。先汤后茶曰上投。 上投法 先倒水,再放茶,让茶慢慢沉下去 上投法适合碧螺春、蒙顶甘露、信阳毛尖一类的名优绿茶。茶叶投入水中后会自行慢慢下沉,逐渐释放内含物质,表面上附着的茶毫也缓慢地在水中散开,这样泡出来的茶汤口感鲜活,茶汤也不会因为茶毫过多而显得浑浊。 中投法 先倒水,大概注满容器三分之一,然后放茶, 等茶浸润一会儿,再注水。 中投法一般适合泡龙井、竹叶青、蒲江雀舌一类的绿茶。注水的时候注意水柱高细些,还可以控制水温。采用这样的泡法,不用担心鲜嫩的绿茶因水温过高而出现涩味。 下投法 先放茶,再倒水 像太平猴魁、六安瓜片一类的绿茶适用于下投法,它们的叶片不是特别嫩,而且叶片面积较大,如果想要滋味更饱满,最好先放茶再倒水。 依据推荐性国家标准《茶叶感官审评方法》(GB/T 23776-2018),分别从外形、汤色、香气、滋味和叶底这5个方面来判断一杯绿茶的品质。 GB/T 23776-2018中的绿茶品质评语与各品质因子评分表 绿茶如何储藏? 由于绿茶拆封后不易保存,储藏时间过长会导致茶叶失去原有的特征性风味,建议消费者拆封后尽早饮完。 储藏茶叶时,短时间保存可使用没有异味的铁罐密封,长时间储藏以冰箱低温冷藏为宜。储藏时可采用铝箔等隔绝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包装,以防串味或霉变。 《绿茶低温储藏保鲜技术规范》(NY/T 3913-2021)规定,预包装食品绿茶适合储藏在温度0℃~5℃,相对湿度在50%以下环境中。 选购注意事项 看颜色 绿茶并不是越绿越好,外观过于鲜翠明亮的可能为添加人工色素的产品,颜色灰暗的则是陈茶的可能性较大。绿茶茶汤均以碧绿而清澄鲜明,且水色浓厚者为上;黄浊淡暗,或有游离物、沉淀物者,均非良品。 看标识 查看茶叶的包装标识,例如茶叶包装上的产品信息是否标注规范,净含量、生产日期、保质期、生产企业等要素是否齐全;再看有无产品认证标志,茶叶的产品认证标志主要有无公害农产品、绿色食品、有机茶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标志等。 闻香气 闻一闻冲泡后的茶叶香气,主要从茶叶香气类型、浓度、纯度和持久性等方面来辨别茶叶香气的好坏。绿茶的香型主要有嫩香、清香、嫩栗香、栗香和花香等。 尝味道 主要是品尝茶汤中的滋味。从厚薄、浓淡、醇涩等方面区分好坏。好的绿茶滋味鲜醇爽口,嫩鲜、带甜味;凡苦涩味重、有异味、口感不纯正的绿茶,则品质不佳。 小憩一下,不妨来杯绿茶吧。 内容来源:网络综合整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供稿:市质标院

本文由作者笔名:喜茶 于 2025-07-08 22:29:40发表在本站,原创文章,禁止转载,文章内容仅供娱乐参考,不能盲信。
本文链接:https://chahuile.cn//wen/43.html

上一篇: 一口气搞懂中国十大名茶:五花八门的茶名,都是咋取的?
下一篇: 一次性把中国茶搞清楚,建议茶友收藏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工智能学那些专业
  • 人工智能学科需要学哪些课程内容
  • 人工智能学科需要学哪些课程
  • 人工智能学科内容
  • 人工智能学的是什么内容
  • 人工智能学的啥
  • 人工智能学的什么软件
  • 人工智能学的什么课程

热门文章

TOP1
喝白茶有什么好处
2025-07-08
TOP2
10大壮阳最好茶
2025-07-08
TOP3
1
2025-07-08
TOP4
面对手上的白茶、红茶、岩茶、绿茶,聚会开场先喝什么茶比较好?
2025-07-08
TOP5
饮食用药小常识每周科普——绿茶
2025-07-08
TOP6
马斯克加码诉讼OpenAI 专家:共享人工智能红利 避免数字鸿沟
2025-07-08
TOP7
黑茶速溶茶的功效与作用
2025-07-08
TOP8
18条茶叶常识,无论喝不喝茶,都能解决你80%的疑惑
2025-07-08

最新文章

人工智能学科需要学哪些课程内容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那些专业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的什么将来就业方向是什么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的什么语言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的什么课程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的什么软件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的啥
2025-09-23
人工智能学的是什么内容
2025-09-23

热门标签

更多>>

Copyright© 茶荟乐粤ICP备19113189号-6 DouhaoCMS

  • 首页